首页

灵魂救赎女主之家

时间:2025-05-28 18:09:54 作者:一朵花,在新疆为何能治沙又致富? 浏览量:36575

图为正在给牛输液。格日僧动物诊疗中心供图

  中新网赤峰3月20日电 题: 探访牧区动物医院 :设备科室齐全 “病患”专人看护

  作者 奥蓝 端木 丛金龙

  腿部受伤的公牛,分娩困难的绵羊,得了肠梗阻的马,误吃了铁丝塑料的骆驼……当下正值牧户接犊接羔高峰季,中新网记者走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格日僧动物诊疗中心,发现这里的“患者”真不少,它们在主人的陪同下等待诊疗。

  “目前,这里也是赤峰牧区最大的牲畜诊疗医院,每天都特别忙碌。”格日僧苏木畜牧站站长贺希格满都夫告诉记者,这是一家专门为牲畜看病的医院,这里设备和科室齐全,“病患”有专人看护和照料。

  翁牛特旗是牧业大旗,有牧户约3.2万户,牲畜存栏约340万头(只)。格日僧苏木动物诊疗中心(以下简称诊疗中心)已开业4个月有余,累计接诊牛羊1000多头只。

图为给牲畜拍的X光片。格日僧动物诊疗中心供图

  “以前,养殖户的牲畜若患病,只能就近求助本村兽医。”翁牛特旗农牧业局副局长阿桑告诉记者,对于“小毛病”,兽医能开些药物、进行简单的打针治疗。由于缺乏专业的诊疗设备,一旦面对严重外伤、传染病等重症,兽医往往束手无策,导致养殖户遭受重大损失。“诊疗中心的建成,方便了农牧民。”

  目前,诊疗中心设待诊区、诊疗区、康复区、消毒区、实验室5大区域,有5名医务人员构成专业技术团队,可提供动物血液生化检测、血液细胞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和手术诊疗服务。

  格日僧苏木牧民双喜养了几十头牛。春节后,他发现有一头牛不爱进食且瘦弱,就把牛拉到了诊疗中心。通过X光检查,他得知这是因为牛胃里残留铁丝导致。这头牛从入院、手术取出铁丝到出院,仅3天,共花费550元。

图为医务人员正在给吃了铁丝的牛做手术。格日僧动物诊疗中心 供图

  “这些天大夫还给牛作了回访。”双喜告诉记者,牛目前状态良好,也胖了许多。“我很高兴。”

  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农牧民,诊疗中心的兽医通过分片承包方式,在自己所辖片区与养殖户建立微信群,及时了解牲畜健康动态,一些小毛病可通过微信视频及时就诊。

  “像牛羊剖腹产、驱虫等,就需要上门服务。这时,我们会提前准备好相应的药物及器械。”诊疗中心主治大夫哈斯巴图是一名从业35年的兽医,他的片区覆盖13个嘎查的约1200户农牧户。“每医治好一头牛羊,我们心里也是特别高兴,有一种成就感吧。”

  “方便,及时。”牧民乌日根家距离诊疗中心几十公里,他家的几只小羊羔前几天拉肚子、厌食。视频连线诊疗后,医生确诊羊羔感染了病毒,这也是冬末春初的常见病。乌日根按医嘱买了药,添加在母羊饲料中。“喂过药,羊羔都精神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诊疗中心还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签署了校地诊疗合作协议,将诊疗中心作为在读学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医疗本领。

图为牧民陪着正在输液的小牛犊。格日僧动物诊疗中心供图

  “我去年11月就来实习了,这里的老师经验丰富。实践操作中,我接触了多个病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未来职业道路的规划也更清晰了。”诊疗中心现有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实习生9名,正在进行牛羊以及猪等动物的一些常见疾病临床课题研究。动物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布和巴特尔是其中之一。

  “今年,我们还准备再建设两所动物医院,实现全旗农村牧区的全覆盖。”阿桑继续解释说,“服务我们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嘛。”(完)

【编辑:姜雨薇】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针对中国,美国务院成立小组为他国“出谋划策”

履行代表职责,成新湘的关注点没有停留在非遗传承、传统文化领域,而是“跨界”延伸到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年,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流行,不少国产品牌很受年轻人喜爱,有的国产品牌甚至‘一车难求’。”成新湘说。

【乌镇“网事”】习言道|构建更加普惠繁荣的网络空间

为什么仅凭“嘀嗒、嘀嗒”,就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让全党“行动如一人”?这是因为,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有效的党内思想教育,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定贯彻党中央指令,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美方返还38件中国流失文物 中方:将适时安排文物回运工作

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2019年,马拉维遭受强热带气旋“伊代”重创,近100万人受灾,其中一半是儿童,约有12.5万人因灾害流离失所或无家可归。

证监会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座谈会

北京9月6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6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并进行正式访问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理特罗瓦达举行会谈。

广东省供销社原党组成员、省纪委监委驻省供销社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冯庆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有超过120万只宠物猫。随着越来越多宠物进入城市公共空间,沪上不少公共场所陆续加入宠物友好行列。《上海市文明养宠三年行动重点工作任务书(2023-2025)》提出,要不断提升养宠管理精细化水平,更好凝聚全社会文明养宠共识,大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